摘要:新的《工伤认定办法》已于2011年1月1日起公布施行。同年7月1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开始颁发实施,这对进一步简化工伤认定程序,扩大工伤保险范围具有重要意义,但从目前司法实践中工伤案件依旧存在诉讼程序长,当事维权困难等司法困局。本文从目前工伤程序流程出发,分析造成该程序繁琐冗长的原因,以及提出笔者自身的司法建议,供之后的立法进行参考。

  关键词:劳动争议 工伤 程序简化 诉累

  绪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加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农民工数量继续增长,总量达25278万人,据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增加528万人,增长3.4%。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2584万人,比上年增加320万人,增长2.6%;举家外出农民工3279万人,增加208万人,增长6.8%。本地农民工9415万人,增加527万人,增长5.9%。[1]而于此相对应的是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71983人,比上年下降4.7%。[2]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制定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中来保障农民工的权利。但农民发生工事故时因工伤认定制度在法律适用、认定程序等方面的问题,不仅消耗了大量司法资源,还造成农民工维权周期长、维权成本高的诸多不利后果,使得农民工工伤赔偿障碍重重,凸显了现行农民工工伤认定的繁冗程序与边缘化农民工生存状态之间的矛盾与无奈。

  本文旨在目前工伤赔偿程序流程出发,分析造成该程序繁琐冗长的原因,以及提出笔者自身的司法建议,供之后的立法进行参考。

  一、工伤案件赔偿程序的层层阻碍

  首先我们必须认定何为工伤,现在的法律制度而言没有明确何谓工伤,观点提出:工伤认定实质性标准是劳动者的主观目的,即只要劳动者的主观目的是为了“工作”,则其伤害就可以认定为工伤,[3]笔者认为工伤不仅要考量的是以工作为标准,还应该认识到应该以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为辅助认定工伤,因为工伤认定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予以认定,那么认定一起工伤事故需要多长时间?如数拿到赔偿又需要多长时间?可能是一两年,也可能是三四年。 笔者下面通过分析一下普通的工伤赔偿案件可能需要经过的程序以及所需要的时间从中发现法规在设计工伤赔偿程序方面存在的问题。